*(1980S) 策略品質管理年代
1979 年克勞斯比出版《品質是免費的》 (Quality is Free) ,美國 NBC 播放「日本能、我們為什麼不能?」電視短片。 1987 年, ISO9000 系列國際品質管理標準問世、美國設置「國家品質獎」 (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) 。 1989 年,美國國防部頒佈「全面品質管理指引」 1989 年,我國設置「國家品質獎」。 1992 年,美國設置「國家教育品質獎」 (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for Education) 。 1999 年,美國設置「國家健康照護品質獎」 (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for Health Care) 。已將品質運動推廣至各行各業。
*(1990S) 品質創造年代
屬第三次工業革命年代範圍。日本品質專家狩野紀昭提出「品質創造時代以滿足顧客潛在需要」的觀念。美國品質專家 William C. Miller 於 1994 年出版《 Quantum Quality 》 ( 量子品質 ) 一書,強調創新管理。資訊科技革命已從根本上永久地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,科技的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幅度推行,”核心競爭力”與”業務外包” 概念開始發展。系統觀念深植人心,亦有「系統時代」之稱。
今年,在美國品質學會 (ASQ) 網址上, ASQ 更進一步賦予品質新定義如下: 「品質:它在感覺上像是手中的精工製造的衣服、精緻餐館食物的色香味、能始終如一地造就出準備為社會服務學生的學校、願為每一病患多做些額外事務的醫院。」 (Quality : 「 It's in the feel of a well-made garment under your hand. The taste and presentation of an exquisite restaurant meal. A school that consistently turns out students who are ready to take on the world. A hospital that goes extra miles for every patient. 」 ) 這個定義無疑像是告訴我們,品質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層面的現象。尤有進者,美國品質協會 (ASQ) 當選主席 Ronald D. Atkinson 在去年 9 月 20 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: